静待春风“杨”,“涛”起青萍间
作者:包雨函 发布时间:2025-06-28 08:38:52
浏览次数:
初踏入淮中那天,蝉鸣如螺钿般细密,网织出少年的惴惴不安与意气风发。我坐在教室窗旁,任清风翻动书页,待上课铃声响起,目光便与她相遇。于是,一段奇妙的缘分开始了。
她便是我在淮中的语文老师——杨涛老师。

彼时,我热爱阅读却涉猎甚狭,钟情写作但文笔稚嫩,加之中考时语文失利,我一度开始怀疑,自己对文字的热爱,是否会终结于一篇篇冗长的文言文。幸好上课铃响后,走进教室的,是她。
她站定,自我介绍:“我姓杨,单字一个涛。你们可以喊我——涛哥”,再配上她温婉的长相与嗓音,恰似我心中诗酒潇洒的李易安。第一节课,她并未像其他老师一样立规矩,而是以精心准备的课件,带我们领略语文的魅力。她说,语文能带给你什么?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我心中似有猎猎穿堂风,豁然。原来,我热爱的文字诗行,也可栖息于按部就班的课本中;我痴迷的名著佳作,与生涩的古文并不冲突。
她原是人间惊鸿客,亦侠亦儒亦温文。
往后的日子里,她领我们鉴名著,于马孔多的暴雨中看锌顶巴旦木房屋颓然倒塌;她带我们析电影,在香港十里洋城间哀挽英勇赴死的李重光。
最令我讶异的是,她竟会在辅导学生写作时如此用心。一次作文比赛中,面对初赛题目时,我毫无头绪。而她,伴着晨光熹微,不厌其烦,耐心解释,慢慢引导,原本的一团乱麻,即刻间找到了头绪。接着便是漫长的改稿过程,她字字推敲,句句琢磨,通篇修改下来,红笔迹竟是布满了稿纸的每一个角落。犹记前三稿全被她否决重新修改,一向温婉如玉的她第一次变得如此严苛。终于,一个晚自习后,教室已无他人,而我因作文未写完并未离开,她看到后却是选择留下陪我一起斟酌。
走出教室后,月明星稀,天朗气清。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作文水平慢慢提升,在校内外作文比赛多次获奖,并在第二十三届江苏省中学生阅读与写作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此后,我的语文成绩日趋稳定,我终于走出了曾经对语文的不安。而她,似也不再仅仅是授人以渔的师者。她会向我推荐书单,与我欣然讨论文学、人生抑或历史。我们的交流不再囿于150分的语文试卷,而开始延伸至菲茨杰拉德的绿灯与加缪的太阳。
此时,日影反照,满室洞然。讲台上,她手执粉笔,写下学子通向山河灿烂的密钥。窗外,青萍间漪开波涛,方知春风早已扬起。
高二II部1班 包雨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