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建设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杨晓敏 发布时间:2016-08-15 10:37:00
浏览次数:
在全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小组合作已经轰轰烈烈在各个学校进展了一段时间。大家都在称颂教育改革,都在为小组合作的成效而开心不已。然而,小组合作的实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课堂成了优等生展示的舞台,学优生由于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优势,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主要责任;后进生则由于心理、行为习惯、学习能力障碍等原因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缺乏主动参与。那么,如何调动后进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小组合作所倡导的“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目标?现就后进生无法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的原因,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构建学习小组、设计问题分层、科学运用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减少学生间的差距,促进后进生的学习,让他们感到他们不是被遗忘的。让小组合作能真正惠及所有同学,能最大程度的帮助课堂学习。
如何促进后进生的学习?
1. 培养学习兴趣
对后进生绝不能歧视,要耐心给予辅导补课,善于发现、捕捉“闪光点”,鼓励他们微小的进步。 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由无趣、有趣发展到乐趣,才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再到“乐学”。有了强烈的兴趣,学生便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当一个人的力量不能完成时,他自然而然地就要求助于周围的人。
2.科学进行分组
小组集体荣誉感很重要。学习小组建立起来后,首先就要扭转学生们原来各自为战的学习方法,转换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我找到《动物世界》中的一段强肉弱食的节目来播放:展现在学生们眼前的是非洲的大草原上,三只身型非常瘦弱的小狗与一只非常高大的斑马进行的一场生死搏斗。一只小狗死死咬住斑马的尾巴,另一只咬住斑马的耳朵,第三只则咬住斑马的一条腿,任凭斑马如何动作,它们一点也不松口,直至斑马倒地。学生们都非常震惊于三条小狗竞能干掉一匹大斑马,我适时地让学生总结现象,他们畅所欲言,点出了秘诀:团结合作,明确分工。
3.分层设计问题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情,设计他们现有潜能之内的问题,让他们“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后进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相对落后,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尽量照顾到他们,设计一些较浅显易懂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当然,这里的“浅显易懂”是在后进生现有基础之上,经过自己努力和别人的启发、指导能够学会的知识。
4. 科学评价机制
(1)优先指名“后进生”,尽量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并充分利用他们此时的成功感和兴奋感,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对“后进生”的提问,教师应优先予以解答,且多实施鼓励性评价,激励他们不懂就问,并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和激发他们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后进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优先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予以表扬,让他们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自己身上宝贵的积极因素,及时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4)教师在平时的学习辅导中,要把对“后进生”的辅导和帮助结合起来,及时帮助他们扫清学习的心理障碍,达到与他们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使他们对会计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由厌学变乐学。(5)奖励评价同步:班级设置“学习习惯进步奖”、“学习成绩进步奖”、“思想转化进步奖”等,及时对“后进生”的进步予以多方位的鼓励评价,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如何促进后进生的学习?
1. 培养学习兴趣
对后进生绝不能歧视,要耐心给予辅导补课,善于发现、捕捉“闪光点”,鼓励他们微小的进步。 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由无趣、有趣发展到乐趣,才会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再到“乐学”。有了强烈的兴趣,学生便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当一个人的力量不能完成时,他自然而然地就要求助于周围的人。
2.科学进行分组
小组集体荣誉感很重要。学习小组建立起来后,首先就要扭转学生们原来各自为战的学习方法,转换为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我找到《动物世界》中的一段强肉弱食的节目来播放:展现在学生们眼前的是非洲的大草原上,三只身型非常瘦弱的小狗与一只非常高大的斑马进行的一场生死搏斗。一只小狗死死咬住斑马的尾巴,另一只咬住斑马的耳朵,第三只则咬住斑马的一条腿,任凭斑马如何动作,它们一点也不松口,直至斑马倒地。学生们都非常震惊于三条小狗竞能干掉一匹大斑马,我适时地让学生总结现象,他们畅所欲言,点出了秘诀:团结合作,明确分工。
3.分层设计问题
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情,设计他们现有潜能之内的问题,让他们“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后进生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相对落后,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尽量照顾到他们,设计一些较浅显易懂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当然,这里的“浅显易懂”是在后进生现有基础之上,经过自己努力和别人的启发、指导能够学会的知识。
4. 科学评价机制
(1)优先指名“后进生”,尽量满足他们的表现欲,并充分利用他们此时的成功感和兴奋感,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对“后进生”的提问,教师应优先予以解答,且多实施鼓励性评价,激励他们不懂就问,并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和激发他们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3)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后进生”的不同特点和水平,优先对他们的每一个进步予以表扬,让他们能够实实在在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认识自己身上宝贵的积极因素,及时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4)教师在平时的学习辅导中,要把对“后进生”的辅导和帮助结合起来,及时帮助他们扫清学习的心理障碍,达到与他们的心理沟通和情感交流,使他们对会计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由厌学变乐学。(5)奖励评价同步:班级设置“学习习惯进步奖”、“学习成绩进步奖”、“思想转化进步奖”等,及时对“后进生”的进步予以多方位的鼓励评价,积极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