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整改中

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学生工作处

以史为鉴 以诚为本

作者:雍 静 发布时间:2025-06-24 09:09:16 浏览次数:
  雍静
  校教务处副主任
  高二Ⅰ部历史学科备课组长
  市论文评比一等奖
  市历史学科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省历史学科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以史为鉴 以诚为本》。
  哲学家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确实,从历史中借鉴、成长是新时代青年必备的素养。作为一名历史老师,今天我想带大家把目光抛向过往,从古人的点滴行迹中共同寻找而今的立身之本。
  地处浙江杭州的良渚博物院,珍藏着一类载有特殊意义的刻符。在文字系统尚未成熟的时代,它是人们标记物品归属、约定交易内容或记录重要事件的凭证。
  当我透过橱窗凝视着这件文物时,我似乎窥探到了千年以前,良渚人对“诚信”的初步理解与践行。即便如今的时代已日新月异,完备的文字系统与丰富的契约形式早就取代了这一笨拙而又简易的形式,但“诚信”的种子却深深种在了我们每一个国人的心里,延绵不息。
  不仅是在浙江,我们脚踏的江淮大地,也有着为人称赞的诚信佳话。无论是韩信“一饭千金”的感恩践诺,还是管鲍在古泗州城诚信经营酒肆的事迹,无一不启发着我们:诚信不仅是个人立身之本,更是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
  其实,古人对诚信的坚守,在考试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明朝的海瑞,早年参加乡试时,考官暗示他若能暗中行贿,便可高中。海瑞严辞拒绝。他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应考,哪怕可能名落孙山,也要用实际行动捍卫自身的尊严与考试的公平。诚信是考试的灵魂,是每个求学者应有的品格。正如陶行知所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同学们,作为老师,这些年来,我见证了无数学生在考场上绽放光彩,也目睹过个别同学因一时糊涂,让诚信蒙尘,令人痛心疾首。“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所有的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但不希望看到你们用投机取巧代替真实思考,让这份优异成绩掺杂水分,让做人底线在抄袭中失守。就像运动会上,我们会为坚持跑到最后的选手鼓掌,而不是为抄近道的人喝彩。成才先成人,考场里的诚信便是“成人”的底色,这远比成绩单上的数字更能定义人生的高度。
  诚信考试是自我提升的基石。它如同精准的测量仪,如实反映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的回响仍在耳畔,而今天的我们,同样站在人生考场前,请记住:只有正视自己的学习成果,才能找准不足、查漏补缺,实现真正的进步。就像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所说“千虚不搏一实”,唯有诚信应考,我们才能在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最后,送给大家三句话:
  对自己诚实:不会的题,正是明天努力的方向。
  对规则敬畏:考场如战场,盔甲是知识,武器是笔,而诚信是旗帜。
  对未来负责:今天的每一分真实,都在为你的人生铺路。
  同学们,期末加油!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