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九一八,吾辈当自强
作者:华 丽 发布时间:2023-09-19 14:26:45
浏览次数:

华 丽
高二I部主任助理
江苏省淮安中学历史教研组长
淮安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
一等奖获得者
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
一等奖获得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勿忘九一八,吾辈当自强》。
今天是2023年9月18日。在九一八事变92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透过战火穿越时代,再次去感受那国破家亡的民族之殇。
1931年9月18日,是一个血色而黑暗的日子。日本关东军炮轰中国东北军大营,炮火打破了沈阳城的宁静。谁也不曾想到,原本如此平常的一天,竟是中国山河破碎、血流成河的“序幕”。6个小时,东北军北大营陷落;8个小时,整个沈阳城落入敌手;4个多月,东北128万平方公里全境沦陷。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抗日战争拉开序幕。这段“耻辱”的历史,是现代史上最为悲怆的一页,浸染着华夏儿女的辛酸血泪。我们的祖国遍体鳞伤,千疮百孔,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深深的血痕,每一张容颜都布满了惊恐的阴霾。乌云笼罩下的中国在艰难地行进。
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民族抗战的号角。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表《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号召东北军民不投降、不缴械,带枪到农村去,开展游击战争。这是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篇反法西斯宣言。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推动下东北人民奋起反抗,逐步形成了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东北军爱国官兵、各阶层民众几大抗日力量。他们在缺粮、极寒、少药等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同日军展开了长14年的顽强抗争。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王德泰、许亨植、小孤山十二烈士、八女投江……他们用鲜血告诉敌人,中华民族永不屈服!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他们抛头颅,洒热血,用一颗颗赤子之心,书写着还我河山的壮丽篇章!

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是为了铭记中华民族曾遭受的苦难与耻辱,牢记每一位付出鲜血与生命的前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今天,我们纪念这段历史,就是要我们继承先烈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气与担当,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里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如今这份担当,将要落在我们的肩上!同学们,我们该如何践行这份使命担当呢?
习近平总书记向广大青年发出了新征程上的进军号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践行使命担当首先要有远大志向。“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志存高远,一个国家就有澎湃的动力,一个民族就有蓬勃的希望。梦想越是伟大,任务越是艰巨,越需要青年迎难而上。“青年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
其次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西安交大的校长王树国在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说过:坚韧不拔的毅力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做好每一份工作,探讨每一个未来之可能都需要毅力。有了毅力,面对困难你可以淡然处之;有了毅力,你敢于主动迎接挑战;有了毅力,没有你做不到的事,你可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我们的同学要在学习中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变被动为主动,努力拼搏,积极向上。
最后要有强大的内心。曾国藩说:“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少年时期,不要活在温室里,因为在顺境里成长的一棵树,是注定经不起后天的风吹雨打的。实现梦想的道路注定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遭遇挫折的时候,需要我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在困境中坚守梦想,在艰难中永不言弃,在拼搏中向着更高处登攀。
同学们,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向先烈们致敬,拼搏进取,勇敢追梦,用奋斗的青春,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