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整改中

栏目导航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百年淮中 > 校友之家

我的校友奶奶

作者:2015届校友 发布时间:2025-07-04 06:50:42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忆往昔·致淮中”校友故事征集
 
  岁月如歌,青春如诗。无论是文通塔下、勺湖岸边,还是楚州大道、杜康桥路,淮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珍藏着我们共同的青春记忆。在“五一”假期期间,校宣传中心发起“忆往昔·致淮中”校友故事征集活动,诚邀广大校友和大家分享与淮中的青春往事或独家故事,让更多人感受母校的温暖与力量。广大校友满怀热情,纷纷来稿,本公众号自即日起将陆续登载校友们撰写的淮中故事,同时我们决定这一活动不设截止日期,热忱欢迎校友们积极来稿,所有来稿一经录用,将发给淮中文创纪念品一份。
 
  我的校友奶奶
       2015届校友(匿名)
 
  值班出警途中翻公众号,偶然看到钟锦逵老学长发在淮安中学公众号的一篇题为“忆在淮安县中学读书”的推文,从第一张配图里我惊喜地看到一位“老熟人”——我的奶奶。奶奶是1959年从范集小学考到县中,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奶奶就经常跟我提及“如果你能考上文通,那我也能回母校看看。”所以今天我也斗胆提笔写一写奶奶的淮中往事。
 



 
  因为奶奶已经在去年秋天离开人世,所以奶奶的“淮中往事”我也只能凭记忆中她对我聊过的点点滴滴去写一写,如有错误的地方还请谅解。那年她从乡镇小学考到县中,分到了甲班抑或乙班,我不太记得清楚了。那时候,上学去食堂吃饭都要自己从家里带粮食,因为奶奶的亲哥哥也在县中,比她高一个年级,所以每到周日,两个人就带着米袋和萝卜干从范集坐平车去到城里,一路颠簸,奶奶对淮中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进学校大门,两排高高的树簇拥着的大道。
 



 
       奶奶曾“吹嘘”自己的语文成绩非常优异,尤其是写作文在年级里都是数一数二的,曾经我不相信,记得我上六年级的时候,有次周末作业偷懒就请奶奶帮我写了一篇作文,到上作文课的时候,奶奶帮我写的那篇作文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让我在全班朗读,我也真正相信奶奶文字功底的“深厚”。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奶奶没能上大学,后来她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到老家,在老家小学教了几年书,那个年代是教师职业最艰辛的时期,作为村小为数不多的教师,奶奶同时承担着语文、数学等多个科目的教学任务,她曾吐槽最忙的时候就是县教育局下来检查,几乎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子女。再后来认识了爷爷,奶奶也就随爷爷进城做些小生意了。奶奶说过:“在淮中,最激励我的一句话就是‘学习上要向高水平人看齐,生活上要向低水平人看齐’。”这句话也一直鞭策我不断向上。
       从高考到考研再到考公,一路上每每我有困惑之时,我的这位“校友”奶奶都会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给我指点一二。去年秋天,奶奶突发疾病离世,今天这篇水平不高的文章既是回忆淮中,更是回忆奶奶与我的点滴。希望母校在“振兴县中”的时代使命中继续扬帆起航,也祝福各位校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