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届校友马忠华、杜久林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
日前,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名单的通知》,我校1988届校友马忠华、杜久林被评选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万人计划”,即“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我国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部署,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千人计划”相互衔接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科技部设立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评选平台。按照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从2013年、2014年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推荐产生。
马忠华校友
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马忠华,江苏省淮安中学1988届高三一班毕业生,高考被南京农业大学录取。1997年,获得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现任浙江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应用生物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国家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等荣誉。他在杀菌剂毒理和抗药性、食品安全以及植物病害的分子流行学等方面开沽舜罅抗ぷ鳎〉昧讼灾杉āV鞒止易匀豢蒲Щ稹?863课题、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浙江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等课题9项;近五年发表SCI源期刊收录论文30多篇,英文专著1本,获省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研究成果已广泛用于指导病害的综合防治和新型环境友好型杀菌剂的研发。
杜久林校友(左)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感觉整合和行为研究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杜久林,江苏省淮安中学1988届高三二班毕业生,高考被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录取。1993年,考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攻读神经生物学,1998年,获博士学位。2001年,任职复旦大学,副教授。2002年,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系,博士后。2006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感觉整合和行为研究组组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6年1月27日,《中国科学报》以“杜久林小组发现控制动物行为选择的神经环路机制”为题介绍了杜久林教授率领的研究组所取得的最新成果,报道称,“杜久林研究组发现,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后脑甘氨酸能抑制性神经元组成功能模块,控制视觉—运动信息转换,从而实现视觉刺激特异性的行为选择。这是首次在脊椎动物上从细胞水平、环路水平和行为水平解析了感觉—运动信息转换和行为选择的发生和控制机制。相关成果以亮点论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神经元》杂志。”